清明,一个让人一眼望去便觉凄凉冷清的词语,也是一个让人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祭祀祖先亡人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清明节假期的设置,春暖花开,公众又赋予这个节日以“踏青”的新内涵。
清明假期将至,新晋准妈妈们和备孕中的亲们,你们的假期安排中是否有回乡祭扫的日程?如果有,小编可要旗帜鲜明地阻止你啦!“村里有规矩,孕妇不能祭拜!”“怀孕可不能扫墓,冲撞了先人!”“怀孕可不能上山祭祖,小心孩子生下来看到不干净的东西!”等等!是不是越听后背越觉得凉飕飕的?这些都不是小编要说的,接下来,小编会尽量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孕妇为什么不要参加清明祭扫活动,毕竟,在老祖宗口口相传的“规矩”背后,有些“存在即合理”的因素。
我们的核心观点:不建议孕妇参加清明祭扫活动
在国人的观念中,清明始终是祭祀的代言词,是对祖先和亡人进行祭拜的日子,更有虔诚者认为,清明是生者和死者进行灵魂交流的时刻,孕妇身怀六甲,在阴阳五行学说中,是尤为禁忌的,容易造成孕妇早产或流产。
其实,用我们现代科学很容易解释,孕妈妈回乡参加祭扫,祭拜的都是已经仙逝的家人亲友,接着清明的哀思氛围,难免过分感伤,再加上孕期激素变化,情绪变得敏感,内心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就会放大,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不适,如果这时候,周围迷信的家人进行一番“联系”和“渲染”,很容易给人造成玄之又玄的“阴”凉感。
其实,我们不建议孕妇祭扫,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祭扫地点偏僻难行,道路不畅。
扫墓的地方一般是在山上,道路比较崎岖,很多地方的山早已荒废,小道两旁野草丛生,这种路况下常人走着都费劲,更别提怀着身孕的孕妇了,孕妇上山体力不足以支撑。
2.当心下雨路滑
清明时节雨纷纷”,很多地方开始进入“梅雨”期,下雨天气会使原本就不好的路况变得更加湿滑,上山容易跌倒,随行的家人一般都要携带各类祭品,很难腾出手及时保护孕妇。
3、有的祭扫活动安全性较低。虽然各地政府倡导移风易俗、文明祭扫,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比较传统,在扫墓时还会燃放鞭炮、烧香和冥币,近距离范围内就会受到空气和噪音污染,存在让孕妇流产的危险。
4、当心花粉过敏、蚊虫叮咬。
清明正逢春天,蚊虫也开始进入活跃期,孕妇盲目跟随家人上山活动,很容易造成皮肤暴露,花粉过敏体质的孕妇就会增加不必要的药物风险,如果不慎被蚊虫叮咬,很难得到及时的处置。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有孕妇朋友问,清明是一个踏青出游的好时机,老早就已制订好了出游计划,我们不扫墓,但能出游吗?当然能!趁着大好的春光,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但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准妈妈的出游还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孕周不同,出行路线有讲究
1.孕0—12周:附近公园兜一兜
怀孕前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敏感期。因为在这个期间处于胚胎的分化期,很容易出现发育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在怀孕早期,孕妇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出行也要小心谨慎一些。
如果天气不错,可以到家附近的小公园兜一兜,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心肺功能,放松心情。
2.孕13—27周:“放心大胆”去旅行
对孕中期的准妈妈来说,孕早期的一些不适症状逐渐消失,身体状况相对比较稳定。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在整个孕期中度过的最稳定、安全、舒适的时光。
此时,可以“放心大胆”去旅行,但小编建议准妈妈们尽量选择周边城市,避免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以及一些冷热交替较大的旅程。
3.孕28周及以上:短途短途再短途
孕晚期,准妈妈们的体型变化比较大,身体也愈发沉重起来,此时容易发生早产和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不宜长途颠簸。如果要出游,小编建议孕妈妈们选择极短程出游,比如公园散步等。
二、旅途饮食,谨防“病从口入”
孕期饮食营养很重要,但出游途中不确定因素多,饮食条件上肯定比不上在家干净、卫生,时间上也可能不及时。
因此出游之前,一定要先做好攻略,准备好小零食以备不时之需,如可准备些能慢慢咀嚼的食物,如水果、干果、酸乳酪等,不仅能增加食欲,还能缓解孕吐。
在外用餐也要选择看起来相对干净卫生的饭店,尽量不要在景区里面用餐;最好点一些常见的家常菜品,不要急于尝鲜,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避免,平时吃不惯的食物也尽量不要多吃,以免造成消化不良、腹泻等身体不适。
趁假期,家家户户在清明时节追忆亲友,外出踏青,但是,孕妇扫墓也好,户外踏青也罢,可要三思而后行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