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卓信化验中心
  • 香港检测权威机构
    香港卓信医疗集团
  • 香港卓信化验所
    周六正常出报告

孕晚期

EXPERT IN IDENTIFICATION

孕期假性体位性宫缩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

来源:香港卓信医疗验血中心时间:2021-09-0700852-55137325

很多准妈妈到了怀孕晚期,随着预产期的临近,准妈妈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而随着宝宝到来的日子越来越近,准妈妈会开始感觉到不规则的宫缩,频率也会越来越高。而宫缩也分真性宫缩与假性宫缩,那么我们就看一下真性宫缩与假性宫缩的区别。

真性宫缩——临产的子宫收缩,是有规则性的。初期间隔时间大约是10分钟一次,孕妇感到腹部阵痛,随后阵痛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到40秒~60秒。程度也随之加重,间隔时间缩短,约3~5分钟。当子宫收缩出现腹痛时,可感到下腹部很硬。

假性宫缩——分娩前数周,子宫肌肉较敏感,将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持续的时间短,力量弱,或只限于子宫下部。经数小时后又停止,不能使子宫颈口张开,故并非临产,称为假阵缩。这种宫缩无规律性,无周期性,也不会有疼痛感。我们今天分享的是假性宫缩中的一种“体位性宫缩”。顾名思义,“体位性宫缩”就是当孕晚期的孕妇,站的太久,或者走的路多,由于重力因素对盆地韧带的刺激,导致子宫的收缩。

孕期假性体位性宫缩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

而为什么到了孕晚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一个原因是子宫为了孕育胎儿,随着胎儿的发育长大和机体对胎盘产生激素的参与,从怀孕16周开始子宫会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和放松现象,休息时感觉会明显一些,这种运动可以帮助子宫长大,从而给胎儿建立足够大的生长空间。另一个原因是当胎儿到28周开始,孕妇久站及行走过多时,也会出现宫缩,导致下腹部的僵硬。原因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开始下降,另外,胎头下降使盆底的各个韧带受到的压力增加,孕妇常常会出现“感觉肚子往下掉的,背都伸不直”的症状,腹部会时常出现“假宫缩”的现象。如果孕妇较长时间的用同一个姿势站或坐,会感到腹部一阵阵的变硬,这就是“体位性宫缩”。

那为什么站立、行走过久会出现体位性宫缩呢,我们就看一下盆腔中固定子宫的几条韧带。

宫韧带是子宫附件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固定子宫,子宫韧带共包括4条韧带,分别是:子宫主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

①子宫主韧带

为子宫阔韧带下部两层腹膜之间的一些纤维结缔组织束和平滑肌纤维,较强韧,将子宫颈阴道上部连于骨盆侧壁,它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其向下脱垂的主要结构。

②骶子宫韧带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自子宫颈阴道上部后面,向后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骶骨前面。此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并与子宫圆韧带共同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③子宫阔韧带

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翼状,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④子宫圆韧带

是一对长条状圆索,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起于子宫外侧缘,输卵管子宫口的前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层覆盖下,走向前外侧,经过腹股沟管,终止于阴阜及大阴唇上部之中。为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

所以子宫韧带就像一张网一样,从各个角度牵住,托住子宫,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位置。而当孕妇孕晚期,随着胎儿的慢慢的长大,子宫明显增大变软,其子宫腔容量增加1000倍,子宫重量增加20倍。组织学变化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胞浆内充满具有收缩活性的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为临产后子宫收缩提供物质条件。那么子宫的变大,必然对韧带以及盆底肌的压力越来越大,孕妇在立位下及行走时过久,机体为了维持子宫不至于过度脱垂,会引起韧带及盆底肌的反射性收缩,来固定子宫到相应的位置,所以就会产生肌肉韧带的张力性收缩,这就是我们说的假性宫缩中的“体位性宫缩”。

盆底肌锻炼方法

在孕妇孕育胎儿的过程中,对于假性宫缩中的“体位性宫缩”,出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大部分孕妈妈在28周左右开始出现,也有少数孕妈妈会提前好几周出现,为什么会出现个体的差异呢,主要取决于孕妈妈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有的孕妈妈在孕前因为各种的原因导致盆底肌的受损,或者不喜欢运动导致盆底肌的无力。这些都会影响到怀孕期,出现的假性宫缩中的“体位性宫缩的”提前出现。那么有没有合适的办法可以预防这种“体位性宫缩”的提前出现呢。答案是有的,那么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几种普拉提技术,对盆底肌的锻炼方法。这样可以对将要备孕的女性有一定的帮助。

1、收缩骨盆底肌

这个练习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体位选择或站,或坐,或蹲,或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动作步骤:

收紧骨盆底肌,将会阴部往上提起,可以想象一下小便进行到一半时憋住,或者是提升肛门的感觉。开始可以快速做10次,然后变换方法,在每一次上提后,都不要放松,停留6秒,再慢慢放松,重复做6次。

练习时注意保持自然呼吸。

2、骨盆摆钟

这个练习能够有效通过控制骨盆周围的深层核心肌肉,缓解背部和髋部的紧张,帮助平衡髋部和骨盆周围肌肉的收缩压力,同时帮助发现自己检查是否存在肌肉失衡的状况,从而建立骨盆中立位的正确意识感。

动作步骤:

1)仰卧,脊椎保持自然中立位,膝盖弯曲,双足着地。想象一碗水平放在骨盆上。

2)想象晃动碗里的水,直到完成一个圈,尽可能流畅均匀地移动。最后在骶骨中心找到一个平衡点,感到髋部、腹部和下背部的受力都很均匀。

3、骨盆侧倾

“骨盆侧倾”是骨盆在“桥”位上进行的左右两侧的交替的下沉运动,能够改善骨盆在水平面的活性,促进骨盆和腰椎的相对运动。这个练习幅度虽然并不大,但却需要非常强的精细肌肉的协调控制能力。

动作步骤:

1)屈膝仰卧,抬高髋骨成桥形。

2)保持肩膀和膝盖稳定,先将一边的髋部下沉。

3)回到原位,再有控制地将另一边的髋部下沉,交替进行。

4、“8”字旋髋

“8字旋髋”既是用你的髋部划“8”字形,能够有效促进骨盆在各个平面的协调运动,尽管动作幅度较大,但还是必须保持骨盆有控制地有序运动。

动作步骤:

1)屈膝仰卧,抬高髋骨成桥形。

2)保持髋部水平位置,将髋从中间平行移到左侧,接着右侧髋骨下沉倾斜,左髋随之抬高。

3)沿着倾斜斜面移动髋部到右侧,接着右侧髋骨上升,左髋随之下沉倾斜,往复8字形循环。

注意事项:

1)肩部和膝盖保持相对稳定,允许脊柱侧伸展和旋转。

2)、骨盆保持相对稳定。让两边的动作均匀一致。

3)核心收缩,呼吸流畅,肩颈保持放松。

综上,这四个动作加以练习,对盆底功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孕晚期辅助方法

孕后期减轻宫缩的辅助方法

孕妇在孕后期出现“体位性宫缩”,也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为了避免孕妇在行走中出现“体位性宫缩”,可以借助“托腹带”的帮助,进行室外行走。托腹带是一种外在的辅助带,可以很好的起到预防“体位性宫缩”的出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