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源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备孕夫妇如何把握最佳的同房时机,提高命中率?对于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排卵异常的女性,又该如何监测卵泡生长、确定有无排卵呢?今天教大家几招监测排卵的方法。
01月经周期推算法
对于月经规律的女性,一般可以通过月经周期推算预测排卵期。正常月经周期为21-35天,排卵期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4天左右,例如:月经周期30天的女性,她的排卵期一般会在月经周期的第16天左右(30-14=16)。
卵子排出后可存活24-48小时,精子在女性体内能存活约72小时,所以排卵日的前3天至排卵后1天,都是同房的黄金时机。注意,此方法并不适用于月经不规则的女性哦!另外心理因素、作息、压力等有可能会影响排卵,所以备孕期间应规律作息,保持个好心情!
02基础体温(BBT)测量法
测量BBT需充足的睡眠(至少6-8小时)、每天早上醒来后不做任何运动、将水银体温计放于腋下测5分钟(前一晚提前甩好体温计),并于基础体温表上标记出变化曲线。排卵后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可使体温升高0.3-0.5℃,并维持11-14天。体温迅速上升阶段为排卵期,在此期间同房可提高妊娠率。
注意:感冒、饮酒、失眠、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均有可能影响体温,需特殊标记。此外,基础体温双相仅提示已有卵泡黄素化发生,无法区分已排卵或者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一步明确排卵。测量BBT是无需成本的方法,需要的是坚持!
03宫颈粘液观察法
排卵前1-2天,随着雌激素分泌增加,宫颈粘液稀薄、透明、呈蛋清样,拉丝长度可达7-10cm,外阴湿润。计划受孕的女性可选择在排卵期前的湿润期同房。
排卵前后会有少量卵泡液流入盆腔,较敏感的女性会感觉到小腹有坠胀的感觉,通常持续1-2天后消失。部分女性因为卵泡破裂会有下腹不适感,由于排卵后雌激素水平的短暂下降,少数女性排卵时会有少量阴道流血。
04排卵试纸检测法
首先纠正一个小误区,排卵试纸实际上测定的是尿液中的黄体生成素LH值,并不是测的排卵。排卵前24-48小时内,尿LH会出现高峰值,用排卵试纸自测,结果就会显示强阳性。排卵一般发生在出现强阳性的32-36小时内,此时连续同房2次,妊娠率较高。
一般从月经第10天开始测,最好晨尿检测,或者2个小时不饮水后检测。结果判读方法如下:
阴性
(只有一条对比线):提示没到排卵期、无排卵或者排卵期已过去
弱阳性
(上面颜色比下面浅):快到排卵期了,但未到高峰,此后需增加每天监测的次数, 可早中晚各一次,以免错过峰值
强阳性
(两条线一样深,或者上面比下面深):即将排卵,可当天同房,隔天再同房。
对于月经不规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来说,她们的LH值本身存在问题,不适用于这个方法。有些人可能连续几天呈现强阳性后排卵;但当发生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时,也有可能根本没有排卵。另外尿排卵试纸对于打完HMG针促排卵患者的测定也不准,因为HMG药物中含有LH成分,也可以使排卵试纸呈阳性。
05B超排卵监测法
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排卵最直观方法。阴式B超可以动态测量卵泡的直径,观察优势卵泡生长、破裂,子宫内膜厚度、形态,方便、精确,价廉、无创伤。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指导性生活,有效提高受孕几率。
对于月经周期28~30天的女性,建议初次监测的时间在月经周期的第11~12天。月经周期不规则者,应该根据月经周期的长短,适当调整初次监测的时间,月经周期较长者适当推后,月经周期较短者适当提前。
我们学习一下卵泡生长的小知识吧!
卵泡直径<14 mm,每天增长 1~1.5 mm;
卵泡直径>14 mm,每天增长 2~3 mm。
初始监测每2-3天一次,随着卵泡成熟,逐渐调整为每天监测。当优势卵泡直径达18mm-20mm,为进一步促进卵泡成熟排出,更好地控制排卵时间,可给予HCG6000-10000IU,注射HCG次日同房。
这么多监测排卵的方法可供选择,小姐姐们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监测起来,祝好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