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多发于孕龄期女性。
对于得狼疮的患者能不能生孩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先给一个肯定的答案,患狼疮是不影响生孩子的,只要没有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肾脏损害或其他脏器的损害,病情处于缓解期达半年以上的,一般都可以安全的怀孕,并且生出健康的宝宝。
但也要给各位打一个预防针,狼疮的患者怀孕会比正常妇女怀孕危险很多,而且需要考虑的外界因素也很多,准备当父母的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
妊娠对 SLE 的影响
目前诸多研究证实,SLE 患者在妊娠期间疾病复发风险非常高且有病情加重的危险。
狼疮复发与妊娠时疾病控制不佳、狼疮肾炎及孕期用药( 如羟氯喹) 中断等因素有关,孕期复发主要影响母体肾脏、骨骼肌肉及血液系统。而孕期狼疮病情加重可能与细胞因子平衡失调、雌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SLE 对妊娠的影响
SLE 患者疾病本身对妊娠结局也有一定影响,可能会导致胎儿丢失、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狼疮和心脏传导阻滞等;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母体妊娠情况良好,都能顺利生出健康的孩子。
那怎么才能避免不良妊娠的产生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几种SLE合并妊娠的不良结局,然后由本溯源地解决妊娠期会出现的问题。
1 妊娠期狼疮疾病复发
妊娠期常见的生理 变化包括面部潮红、手掌红斑、关节痛、轻度水肿、轻度静息下呼吸困难、轻度贫血、血沉增快和蛋白尿 (<300mg /d) 等,这些生理性变化可与狼疮活动表现类似,常导致妊娠期病情活动难以鉴别。
2 妊娠期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是 SLE 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见于 16%~30% 的狼疮妊娠患者,而正常妊娠患者的发生率 仅 5%~7% 。除了一般诱发因素( 高龄、先兆子痫 个人或家族史、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和肥胖)外,SLE 特定的预测因素,包括狼疮肾炎活动或病史、抗磷脂抗体、血小板减少、补体下降及补体调节蛋白突变等,都可能是引起妊娠期先兆子痫的原因。SLE 妊娠先兆子痫的高危因素与狼疮肾炎常难以区分,它们均可表现为蛋白尿增加、肾功能恶化、高血压和血小板减少。
3 妊娠期狼疮肾炎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在妊娠期出现时对婴儿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研究发现,孕早期蛋白尿可使妊娠期胎儿丢失增加 2.6 倍。因此建议活动性狼疮肾炎患者应推迟妊娠,直至肾炎控制稳定至少半年后才可考虑妊娠。
4 孕期合并抗磷脂综合征
约 1/4 ~ 1/2 的 SLE 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这在一些患者身上变现为无症状,而其他患者则伴发血栓或产科并发症 ( 即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抗体阳性会显着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但只要及时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抗磷脂抗体阳性孕妇的成功妊娠机率能提高到近 80% 。
5 新生儿狼疮综合征
抗 Ro 抗体和抗 La 抗体阳性的孕妇发生新生儿狼疮综合征的风险较高。新生儿狼疮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皮疹、血液和肝脏异常,可随着循环抗体的消除而消失( 约 6~8个月) ,但也可能 在受累区遗留毛细血管扩张或色素沉着,部分患者的抗 Ro /La 抗体对胎儿心脏传导通路造成永久性损伤。为了能尽早发现心脏异常,抗 Ro 抗体和抗 La 抗体阳性的孕妇应在孕 16 ~ 26 周,每周测一次胎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之后每两周监测一次。
6 妊娠期胎儿丢失、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
SLE 患者胎儿丢失包括流产、引产和死产,发生率约 15.7% ,新生儿死亡率约 1.7% ~ 2.5% 。另外,SLE 患者妊娠发生早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主要见于合并狼疮肾炎、抗 SSA 抗体阳性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胎儿宫内生长 受限主要与遗传、孕妇营养状况、吸烟、体重、妊娠期 高血压、肾炎、感染、胎盘和脐带因素相关。与健康妇女相比,SLE 患者出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可能性也更大。
综上所述,宝妈患“狼”最忌讳的就是讳疾忌医和发现不及时,所以在孕期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选择适当的怀孕时机;孕期中定期检查,出现特殊情况不要慌乱,及时就医,并在医嘱下坚持规律用药,结合多学科共同监测,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狼疮患者生下来的宝宝也能健康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