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今年28岁,在精心准备后,成功怀上了第一胎,但是在怀孕24周后,开始出现了轻微的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回来医院做产检的时候,发现是得了妊娠糖尿病,小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年轻就得了糖尿病?
那么,到底什么是妊娠糖尿病呢?哪些人容易得妊娠糖尿病?得了妊娠糖尿病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怀孕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或者糖的调节异常。妊娠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没有症状,少部分人会出现口渴,多尿症状,容易导致外阴反复感染,症状通常在20-24周左右开始出现。
血液中葡糖糖水平过高可能对胎儿和孕妇造成并发症,宝宝畸形率增加,容易发生巨大儿,难产,产道损伤等,孕妈创造高的血糖环境容易延迟宝宝的肺成熟,出生后容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低血糖,所以孕妇应该关注妊娠糖尿病,以确保体内血糖的稳定。妊娠糖尿病一般在分娩后血檀可恢复正常,但是会增加以后得2型糖尿病的风险。
妊娠糖尿病如何诊断?
建议妊娠孕妇在24-28周检测一次血糖情况
1.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是指达到或者至少超过下面一下指标: 75g葡萄糖OGTT, 空腹血糖≥5.1mmol/L,口服葡萄糖后测一小时血糖≥10.0mmol/L,口服葡糖糖后测两小时血糖≥8.5mmol/L。
2.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餐前3.3到5.3mmol,餐后一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0%,避免低血糖。
哪些人容易的妊娠糖尿病
①年龄较大的孕妇,尤其年龄超过35岁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胰岛代偿能力可能会逐渐减弱,从而影响血糖。
②怀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
怀孕前超重或肥胖的女性,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③怀孕前体重在理想范围,但孕早期和孕中期体重增长太快的孕妇
这类孕妇通常在孕早期和孕中期饮食过于丰富,摄入过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在体内进行堆积,导致孕早期和中期体重过度增长,同时增加了机体的代谢负担,容易发生糖尿病。
④一级亲属有患糖尿病的孕妇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高。
⑤第一次妊娠得过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在第一次妊娠时,就得过妊娠期糖尿病,虽然产后血糖恢复了正常,但下次怀孕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怀孕时需要高度小心。
⑥第一次妊娠分娩过巨大儿,或曾经分娩过不明原因的死胎;
⑦妊娠期反复出现阴道炎症,或者泌尿系统的感染;
⑧妊娠早期尿糖,或空腹尿糖呈现阳性。
妊娠糖尿病应该注意什么
孕期女性应充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了解孕期严格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和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妊娠糖尿病应首选饮食和运动治疗,按需加用药物治疗,主要如下:
1、饮食治疗:
妊娠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好饮食,监督好体重,合理配餐,食物种类多样;多选用血糖指数低、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食物,以减少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饮食清淡,控制植物油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少用煎炸的烹调方式,多选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
2、运动治疗:
孕期女性运动应遵医嘱进行,孕妇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佳,如散步、中速步行、慢跑、瑜伽、广播体操等。每天至少1次,一般于餐后0.5-1小时进行,持续20-30分钟。孕妇在运动过程中要学会自我监测,以运动过程中说话自如、呼吸平稳、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轻微出汗为运动合适。有先天性心脏病、双胎妊娠、先兆早产或流产等特殊孕妇,不能行运动治疗法:
3、合理的药物治疗:
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胰岛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应根据孕期的生理特点,由内分泌科和产科医生一起监测,不断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4、自我血糖监测:
不同时期血糖监测的意义不同,餐前半小时有利于检出低血糖,餐前血糖控制理想目标为3.3-5.3mmol/L;餐后2小时有利于检出高血糖,餐后2小时的血糖控制理想目标是4.4-6.7mmol/L;夜间血糖监测有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夜间血糖控制理想目标是4.4-6.7mmol/L。
医生温馨提示
如果确诊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们也不要过度紧张,经过合理控制饮食及适当的运动,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还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孕妈妈们就需要外源性胰岛素的帮助了,同时还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值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适量进补,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科学控糖,给自己和宝宝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