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不孕不育率已从2.5%-3%上升至12.5%-15%,看到这个数字育龄期的你是否害怕了?是否有什么药物能改善呢?
微量营养素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五大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因人体需求量大,膳食中所占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因人体需求量小,膳食中所占比重小,称为微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大部分无法自身合成,只能通过外界摄取。有研究报道育龄期女性每天摄入一定量多种微量营养素可减少不孕症的发生,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风险可降低50%-55%。那么育龄期女性需要补充哪些微量营养素呢?又该怎么吃?
育龄期和妊娠期女性需补充这些微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
补充期推荐 |
推荐摄入量 |
叶酸 |
育龄期 |
0.4-0.8mg/天,若既往生育过神经管缺陷儿的孕妇,则需每天补充叶酸4mg/天。 |
铁 |
育龄期 |
30-60mg/天 |
钙 |
妊娠中期或后期 |
普通孕妇妊娠期14周开始至哺乳期补钙1000mg/天。妊娠高血压孕妇孕中期开始补钙1.0g-1.5g/天。 |
锌 |
备孕期或妊娠初期 |
9.0mg/日 |
维生素A |
备孕期 |
备孕期及孕早期700ug/天,孕中后期770 ug/天 |
维生素C |
备孕期,尤其是中后期 |
早期100mg/天,中后期110mg/天 |
维生素D |
妊娠中后期 |
10ug/日 |
我们人体所需的很多营养素需要从饮食中摄取,为了保持营养素摄入的均衡,推荐每日摄入的食材达30余种,这对人们来说不太现实,饮食不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对于孕妇,因此,需要补充一定的营养素。
叶酸
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降低妊娠高血压风险,推荐育龄期女性可尽早服用。
铁
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孕妇缺铁会增加胎儿智力问题的缺陷,WHO推荐整个孕期每日补充30-60mg,对于妊娠期贫血孕妇则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铁治疗。
钙
缺钙可导致骨质疏松,影响小孩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增加妊娠高血压风险,胎儿在母亲体内28周以后成长迅速,钙是胎儿骨骼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怀孕后期钙的需求量急骤增加。
锌
缺锌可增加胎儿神经系统畸形、早产、流产的风险,充足的锌可预防早产及促进宝宝体重的增加。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引发视力障碍。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增强胎宝宝机体抵抗力和促进造血系统健全,缺乏可导致坏血病。
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可妨碍钙的吸收,影响胎儿骨骼的发育,建议钙和维生素D联合补充。
同时,是药三分毒,过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也会增加流产等风险,尤其在妊娠期需要定期做相应检查,多种微量营养素的补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哪些食物
富含微量营养素呢?
饮食有助于改善育龄期和妊娠期女性体内多种微量营养素的水平,WHO指南不建议通过药物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锌,提倡从日常膳食中获取这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因此育龄期/妊娠期女性可适当多食动物肝脏、绿叶植物、柑橘类水果等以补充微量营养素,备孕期间必要、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是优生优育的必要基础。
微量营养素 |
富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 |
叶酸 |
动物肝脏、绿叶植物、柑橘类水果、鸡蛋 |
铁 |
瘦肉、动物肝脏、血、蛋类、豆制品 |
钙 |
奶类、乳制品、豆制品,蛋类,干果 |
锌 |
肉类、动物肝脏、鱼类、蛋类、紫菜、虾皮、芝麻 |
维生素A |
橙黄色和绿色蔬菜水果,如胡萝卜,西红柿、菠菜、韭菜、草莓 |
维生素C |
新鲜蔬菜水果,如青椒、猕猴桃、西红柿、橙子、柚子 |
维生素D |
动物肝脏、鸡蛋、牛奶、坚果,多晒太阳可帮助维生素D的合成 |
鉴于我国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普遍存在,与单种微量营养素制剂相比,复合微量营养素对孕妇和胎儿更有益处,也可避免单一营养素摄入过量,且国内常见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已基本满足孕妇所需的含量,因此,提倡备孕期和妊娠期女性服用含叶酸的复方维生素,不仅可有效预防出生缺陷,还可减少不孕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