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育龄夫妇,女方有规律排卵(每月1次),男方精液正常,性生活正常,每个月受孕的几率大概是25%。
并且,在1年内,随着试孕时限延长,受孕几率是升高的:未避孕1个月,受孕机会 是25%,3个月50%夫妇怀孕,未避孕半年,70%夫妻受孕,1年约83%夫妇怀孕。
超出1年仍未受孕,受孕几率不再明显增长,这时不应再依靠延长试孕时间提高受孕率,这种情况就需要医疗干预。
因此,夫妻双方有生育要求,并者备孕相当时间后仍未受孕或者存在生育相关影响因素,应及时求助专科医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不孕症
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2-3次/周,≥1年仍未受孕者;
此外,多项研究和大量临床病例显示≥35岁女性生育力显著下降,不孕症发生率升高,并且受孕后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理妊娠的发生率升高,胎儿畸形率、死亡率升高。
相对于20-30岁的最佳育龄女性,≥35岁女性妊娠、分娩结局较差,母婴患病率升高。其重要原因是≥35岁卵巢功能显著下降,机体各重要器官功能减退,影响妊娠和分娩。
目前生育意义上的女性高龄界定在≥35岁。男性高龄影响精子质量,进而影响卵子受精和胚胎发育,男性高龄界定在≥40岁。
因此,有生育要求的高龄夫妇应提早就医:高龄者(女性≥35岁,男性≥40岁)≥6个月仍未受孕;女性年龄≥40岁3个月仍未受孕,即刻或尽快就医。
存在不孕不育影响因素
生殖器官及与生殖密切相关的重要器官、系统存在影响妊娠、分娩的高风险因素。
1、排卵障碍:
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规则,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超出25-35天范围,常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
2、盆腔因素:
既往有宫外孕或盆腔炎病史,既往有盆腔手术史(如阑尾切除、输卵管手术、卵巢囊肿剔除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盆腔黏连或输卵管阻塞而影响排卵后输卵管伞端拾取卵子、精卵结合以及受精卵运输。
3、既往不良孕产史:
如自然流产、宫外孕、胎儿畸形等,再次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升高,应在再次妊娠前评估和排查高风险因素;
4、存在生殖器官疾病: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性传播疾病史等;
5、存在与生殖相关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
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及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等)、高胰岛素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肥胖及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或者心肺、肝肾、血液系统等重要器官系统疾病;
6、存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风险因素:
既往有卵巢手术史,既往有放疗或化疗史、卵巢早衰家族史等
存在男方相关因素
生育是夫妻双方的重要事件,胎儿的一半遗传物质来源于父系,应重视男方因素的评估,以下情况会影响精子质量。
1 睾丸下降异常、睾丸手术史或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史;
2 性传播疾病史;
3 精索静脉曲张;
4 放化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