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本是女性繁衍后代的基本能力,然而,受环境污染、社会压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正面临着“想生却生不了”的尴尬窘境。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世界范围内不孕不育的发生率高达15%-20%(其中约半数以上是女方因素导致的不孕),成为继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外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育龄夫妻的工作和生活,导致家庭破裂、社会不和谐、出生人口下降等诸多问题。
综上,生殖健康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面对日趋下降的生育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又该如何解决“无后”危机呢?
女性生育力
女性生育力是指女性产生卵母细胞、卵细胞并孕育胎儿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女性成为母亲的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女性的生育力存在个体差异,且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却不因寿命的延长以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有所好转。
影响女性生育力的5大因素
01.生理因素:女性年龄增加导致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目减少及卵子质量下降。
02.病理因素:卵巢早衰是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生育力的病理性因素,国内报道发生率约为1%-3.8%,国外发病率约为1%左右,可能与遗传、卵巢破坏、自身免疫性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卵巢破坏主要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因素、盆腔手术史、放化疗史等,值得一提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从盆腔解剖结构、卵巢功能和卵子质量、腹腔免疫环境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等多个方面影响育龄女性的生育能力。
03.环境因素:职业和内分泌等。
04.社会因素:①因个人、职业或经济等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女性推迟生育计划,等到想怀孕时发现已超出“黄金”生育年龄;②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意外怀孕后选择人工流产,甚至多次人工流产,导致子宫内膜薄、生殖机能受损,或是人工流产后处理不当,感染各种妇科疾病,导致炎症上行感染,累及子宫、卵巢、输卵管等重要生殖器官,从而致使想怀怀不上。
05.其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长期不规律饮食、服用咖啡因、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和过大的心理压力(如自然怀孕或助孕过程中,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沮丧等不良情绪中)都会对女性的生育力产生影响,如果二者叠加或协同作用,对女性生育力的伤害会更加严重。
女性如何自测生育力
女性生育力的评估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卵巢的储备力、输卵管的通畅性和功能、子宫内膜的接受性及宫腔对妊娠的承受力等,同时必须考虑年龄和全身性因素(如遗传、免疫、代谢等)的影响,尤其是女性年龄对生育力的影响是目前无法克服的因素。建议女性孕前或尝试备孕一年及以上无果后,及时到医院检查,如B超、AMH、性激素流畅、子宫输卵管造影等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怀孕、生子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