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少人觉得自己自然怀孕生过一胎,之后求子路就畅行无阻,其实不是这样喔! 特别是两胎之间相隔甚久,在这段时间,身体会随年龄增加而出现变化,很可能因此增加自然受孕的难度,成为所谓的“次发性不孕”!
在过去多产的年代,很多女性不到二十岁就开始生孩子,一胎接着一胎生,有的生到快四十岁还生育力旺盛,家中最年长的哥哥姐姐跟最小的弟弟妹妹差个二十来岁的不在少数。 那个时候,根本不用担心生不出来的问题,反而是政府大力推动'节育政策',以缓和人口成长。
对照现今,中央和地方政府无不用各式津贴“催生”,景况完全不一样! 如今,不少人虽然自然受孕生了大宝,想要再来个二宝,却又迟迟不见肚皮有动静。
可是现在的状况却不是这样:
“自从生了大宝后,我就一直被长辈亲戚问:何时要生第二胎? 但不是我不生,而是生不出来啊! ”
“大宝三岁了,很想要再生一胎,不知道为什么就一直没消息。 ”
“生了儿子对婆家有交代,好想生个女儿,可是积极努力很多年了,始终没能如愿......”
卵子数量与质量随年纪下降
不孕症分为两种:“原发性不孕”和“次发性不孕”,生殖内分泌医师指出,在无避孕情况下从未怀孕过,称为“原发性不孕”;而曾经怀孕过,但之后却一直无法成功受孕,是属于“次发性不孕症”。 “在不孕人口中,约有一成是这类生过但无法再次怀孕者”。
相信大家不免认为,能自然怀孕生下一胎,之后,要再生并不难,医师表示,“30年前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龄31岁,生完第一胎,通常会休息一下,等到想再生第二胎时,可能年龄就大于34、35岁了。 生育能力是以年龄为分界点,对卵巢而言,34、35岁的年纪就是一道关卡"。
她进一步指出,初生女婴大约有 100 万颗卵母细胞,青春期就剩下30~40万颗,到30岁仅剩约3万颗,停经期则只剩下1千颗左右。 “卵子不仅是数量逐年耗损之外,质量也逐年下降,25~30岁,大部分质量正常;30~35岁,卵子异常的比例将近4成;到40岁时,更高达9成”。 卵子少,不易怀孕;异常率高,增加流产的机率,都让怀孕的难度大幅提升。
医师强调,37岁可说是卵子质量的大关卡,但要注意的是,生理年龄不等于卵巢年龄,换言之,即使年龄不到37岁,可能也出现卵巢早衰的问题了。
男女生育力"大不如前"
过去的女性从年轻时开始生孩子,一直到40岁仍在“增产报国”,为何此一“荣景”难在现代女性身上展现? 医师指出,现代处处充斥环境荷尔蒙,加上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无一不是影响受孕的因素,而且男女同受影响,“女性的卵子质量下降,男生也大受影响,从世界卫生组织不断下修精子数量即可看出”。
她表示,“男性过了40岁,精子的质量也在下降”,临床上碰过这样的案例,有女性在20来岁时,自然受孕生下第一胎,之后的七、八年却始终未再有怀孕迹象,经过检查,女性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丈夫身上,原来先生有无精症,虽然睾丸仍能制造精子,但因输精管阻塞而无法将精子运送出来。
至于女性年过40,因卵子质量下降,异常率高,流产率高,很容易造成活产率下降,医师提醒,过了35岁才生第一胎的女性,若有心想生第二胎,不要拖太久,“第一胎选择剖腹产,可休息一年;如为自然产,则休息半年,就可开始积极备孕了”。
之前医界普遍认为,前胎剖腹产要再怀孕的话,至少相隔两三年,避免有子宫破裂的风险,“不过,临床上,很少因为一次剖腹产在生育间隔短的状况下,而造成子宫破裂”。 毕竟,生育能力存在跟时间赛跑的压力,“如果30岁前有生过一胎,再考虑生第二胎时,还有时间试到35岁,看是否能自然怀孕;但35岁才生第一胎,想再生一胎时,建议半年没消息的话,就应求诊不孕科”。
她强调,卵子的受精能力好,才有可能成为胚胎,质量好的胚胎,方能将提高着床率。
了解前胎生产状况
为了拼生第二胎,求诊不孕科时,医师都会了解前一胎的生产状况,包括怀初胎的年纪、生产状况,如果当时是剖腹产,“询问剖腹产的原因,若是因为产程迟滞、胎位不正等原因,并不会影响后续怀孕;反之,如果是因为羊膜炎而剖腹的话,就要怀疑是否当时的子宫腔发炎,进而造成子宫沾黏,大幅降低日后怀孕的机会。
男女共同接受检查
想要怀孕的人,对于每个月都“见红”难免感到沮丧,但只是沮丧无法改变结果,医师建议,“应积极至不孕科就诊,找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让愿望早日成真”。
她指出,针对女性,最先做的检查是抽血检查卵子库存量(抗穆勒氏荷尔蒙,简称 AMH),然后,再视情况安排超音波、输卵管摄影或子宫镜等相关检查。 “不过,不孕的问题不只在女性身上,男性也可能有问题,建议夫妻双方一起接受检查,也比较不浪费时间”。
医师补充,关于不孕,男女都有责任,根据统计,男女各占3成,男女同时有问题者约2成,剩下2成则是找不出原因。
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
医师指出,导致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如下:
子宫内膜瘜肉:子宫内若长了瘜肉,无疑是对胚胎着床造成了阻碍,把瘜肉处理掉,将有助提升怀孕率。
子宫内膜异位:最常见症状为经痛,其次是骨盆腔疼痛、疼痛等,可说是造成女性不孕的最大凶手! “常听到的巧克力囊肿,就是发生于卵巢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破坏正常的卵巢组织,影响精卵的结合而造成不孕,同时,还会影响卵巢的库存量”。
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水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几乎没有病征,“最常见的是慢性骨盆腔发炎而造成,除非感染引起腹部疼痛而就医,否则很容易让人忽略,但时间一久,把输卵管塞住了,也会损害输卵管。 另外,骨盆腔开过刀也很容易引起输卵管阻塞"。
她解释,由于输卵管是输送精子及卵子的管道,也是精卵结合的地方,一旦输卵管阻塞或积水,在卵巢产生的卵子无法跟精子结合,并无法将受精卵(胚胎)送到子宫,对于怀孕的影响相当严重。
及早用心规划生育大事
现代人晚婚晚育的状况相当普遍,医师提醒,“有生育打算的话,一定要认清年龄对于怀孕的影响,以35~37岁为分界,过了这个岁数,要自然受孕的机会将大幅降低,如果刚好是这个年纪的女性,想生就要赶快生”。
她建议,女性不妨到不孕症门诊检查卵子库存量,“了解卵巢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吻合,若已接近停经阶段,有必要进行积极的对策”。
医师表示,“即使还没打算生第二胎,也可考虑先冻卵或冻胚胎,以储存‘生机’。 愈来愈多女性了解冻卵的价值,毕竟不同年纪的卵子,代表的受孕机会有所差异,35岁的15颗卵子有7成的机会,40岁的25颗卵子只剩下一半的机会,还要考虑良率的问题,年龄愈大的卵子,异常率愈高"。
由于35岁以上卵子的质量会明显下降,她说,如果可以,尽早在35岁完成生子大业,“若考虑冻卵,为了让卵子发挥更高的价值,35岁以下还没打算生育的女性,较适合做这样的打算”。
另外,男性也不该置身事外,年纪的增加、工作的压力,对于妻子是否顺利怀孕不无影响,如果迟迟生不出二胎,应该意识到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夫妻俩同在一条船上,务必一起就医检查,评估身体的状况,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医师分享临床案例,患者30岁前已生过一胎,当时没有预期要再生二胎,但当大宝7、8岁去上小学时,近40岁的她萌生再生一胎的想法,“虽然夫妻俩的构造都没有问题,但试了两次人工受孕都没成功,试管做到第二次才如愿怀孕,初期历经了流产的考验,又因为有妊娠高血压,整个孕程也饱受折磨,她感慨,“ 人生还是要有规划”,尤其生孩子这件事并不是努力就有结果。
生活习惯好养出好“孕”气
维持健康的卵子品质,是怀孕的重要基础,也攸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在先做好“养卵”,以迎接好“孕”气。 医师提醒,可透过良好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与充足的水分,进行“养卵”。
她指出,曾有一位高中老师接受试管疗程,取出的卵子质量不甚理想,在第一次疗程以失败收场,于是她特别花时间了解高中老师的日常生活习惯,老师说,自己的生活规律,但一天要喝上两杯手摇饮...... 虽然攸关胚胎是否顺利着床的因素很多,但“一天两杯手摇饮”仍让医师提高警觉,毕竟含糖饮料对人体健康有诸多不良影响,她劝高中老师先戒掉“一天两杯”的习惯,再在来安排下一次的疗程。
高中老师听从医师的建议,戒了喝手摇饮的习惯,就在第二次的疗程中,顺利怀上双胞胎女儿。 “环境、压力、饮食都可能对卵子质量造成影响,虽然无法确切得知影响究竟有多大,但知道是不健康的行为,就努力避免,总是减少影响的严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