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自然而然、瓜熟蒂落的“容易事”。然而,许多人身体达不到标准,生育成了登天难事。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子的生成和排出难;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输卵管堵塞,精卵结合难;若加上男性弱精、少精、无精等,精卵结合难上加难。
想要怀孕,需天时地利人和相辅相成——
天时——秋冬藏精血,春生万物
地利——在排卵期的性生活
人和——身体达到最佳孕育条件
顺应春生,辅以中医备孕调理体质,有助于收获好孕气。
01、万物生长的春季最适合备孕
春季,万物生长。身体的能量慢慢升起,精血慢慢饱满,孕育也和自然的节奏一样,到了最佳时机。
《黄帝内经》讲“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父母是孩子的先天。母亲阴血,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根基”,父亲阳精,是孩子抵御外邪的“盾牌”。
因此,父母的气畅、精盛、神足,精子和卵子能够顺利结合出高质量的受精卵,胚胎健康发育,自然能孕育出身体结实、头脑聪慧的孩子。
02怀得上、怀得好,中医如何备孕
父母身体健康,怀得上;母体气血饱满,怀得好。
《黄帝内经》记载
肾气盛,天癸至,女子任脉通、冲脉盛、月事应候,男子精气溢泻、阴阳交染,两精相搏,故能有子。
简单说,男精壮,女经调,胞络通,真机时,胚胎结。
中医从肾、肝、脾三个方面,解决这两个问题。
温肾益精,培补元气
肾藏精而主生殖。
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女性月经、男性精液。
即使勉强怀上,父母先天肾气不足或孕后不节房事,损伤肾气,也会导致胎失所养,发生胎停、流产。
备孕期补肾固元,是促孕、安胎之本。
疏肝理气,调和气血
肝藏血而主疏泄。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经络通畅,月经按月来潮,胎孕易成。
很多患者不孕,往往因为备孕时过度紧张,肝失疏泄,造成月经紊乱,甚至闭经、不排卵。
调畅气机,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减少孕吐、胃肠不适、头痛、牙痛、便秘等情况发生,也可避免产后抑郁。
健脾强胃,充盈养分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气主载胎,元气充足,保证胚胎稳固。
血主养胎,血液充盈,为胚胎生长发育的提供营养。
气血不足,只够养自己。有的患者怀到八九个月,该长肉的时候时候不长肉,孩子生下来就四五斤。
孕前调理好脾胃,可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可避免胎儿发育缓慢的情况。养分充足,足月诞下健康宝宝。
中医讲种子先调经,调经必调肾肝脾。
肾气充盛、脾气健运、肝气调达,诸经通畅,胎孕乃成。
当身体调理到健康和稳定后,不仅能顺其自然地怀上,且孕期产后舒适,更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
03、做好三点,轻松好孕
在大夫用药调理期间,准爸妈如果能在这个阶段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各个方面做好相应的保健工作,再加适当的中药调养,好孕事半功倍。
总的原则是养精血——「男养精」「女养血」。
1、严格避孕,作息规律
如果备孕期间不注意避孕,意外怀孕,必定损耗精血,而且自然流产风险高。
这对备孕女性的身体伤害很大,而且备孕调理周期又要延长。
所以,建议备孕中的男性应当节欲保精,女性应当平气养血。
作息规律、不要熬夜很重要,因为熬夜最损耗肾精和肝血。
2、营养丰富,避免寒凉
备孕期的饮食一定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少油炸少辛辣,戒烟戒酒。
中医讲:「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体寒是怀孕的大敌。
备孕期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冷饮、不穿漏脐装、不要露脚踝;可以多食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姜汤、暖茶。
也可温灸三阴交穴。三阴交穴是肾经、肝经、脾经交汇的穴位,能调理女性月经,改善体寒症状。
三阴交穴
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心情舒畅,快乐基因
备孕的准妈妈,希望孕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那必须要让自己保持心情愉悦。
平静和愉悦的心情,会使女性气血调和,有助于培元气、保胎气,生出来的孩子也会有快乐的基因。
工作中,精神压力较大的女性,建议暂时改变工作性质,如调换压力较小的工作。
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身心放松方式,比如太极、散步、弹琴、绘画、书法、阅读。
当心情郁闷时,也可以给自己冲泡一杯玫瑰花茶,疏肝解郁。希望每一个期待新生命的备孕家庭,都能孕育出健康、聪慧的宝宝,同时享受孕期、产后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