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这个名词吓到了不少准妈妈,担心自己会不会出现相关的症状。不只是羊水栓塞,这几种夺命的高危分娩你必须知道,身为准妈要正视一切危险的分娩情况,在孕检中有哪些项目让自己预知高危状况,及早治疗才是正确的态度,对宝宝和自己负责!
1.前置胎盘大出血
前置胎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妊娠中、晚期的反复无痛性阴道出血。这是因为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子宫不断增大,子宫下段延伸,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发生错位,出现阴道出血。在分娩时,胎盘从子宫壁剥离后,正常情况下,产后子宫收缩,剥离面的血窦闭合,出血减少。而前置胎盘时,由于子宫下段肌纤维少,收缩能力差,大出血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分娩。
预知治疗
孕妈妈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通过做B超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对于流血量多且短期内不可能结束分娩的孕妈妈,或者阴道大量流血已陷入休克状态的孕妈妈,为了降低母婴死亡率,赶快采取剖宫产结束妊娠。
2.胎盘早期剥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重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
预知治疗
这种高危症状就应是医生作出急救方法,家属不用太担心,现今医学十分成熟和发达。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DIC,做好交叉配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一旦确诊,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迅速终止妊娠。
3.产后24小时内大出血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严重,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预知治疗
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在确定病因的同时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协助产妇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情况。
4.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
预知治疗
及时的产科处理对于抢救成功与否极为重要。羊水栓塞发生于胎儿娩出前,应积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DIC、抢救休克等。如子宫颈口未开或未开全者,应行剖宫产术,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恶化;子宫颈口开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产钳助产。术时及产后密切注意子宫出血等情况。如无出血,继续保守治疗;如有难以控制的产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胎盘剥离面血窦出血,并阻断羊水沉渣继续进入血循环,使病情加重。
5.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于分娩期或妊娠期发生裂伤,为产科严重并发症。患者多死于出血、感染休克。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妊娠28周之后,分娩期最多见,目前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产妇病死率为5%,婴儿病死率高达50%~75%甚至更高。
预知治疗
加强产前检查,纠正胎位不正,估计分娩可能有困难者,或有难产史,或有剖宫产史者,应提早住院分娩,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根据产科指征及前次手术经过决定分娩方式;严格掌握应用缩宫素的指征用法、用量,同时应有专人守护;对有子宫瘢痕、子宫畸形的产妇试产,要严密观察产程并放宽剖宫产指征;严密观察产程,对于先露高、有胎位异常的孕妇试产更应仔细观察;避免损伤性大的阴道助产及操作如中高位产钳、宫口未开全即助产、忽略性肩先露行内倒转术、胎盘植入时强行挖取等。
准妈妈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看到,其实发生高危分娩的几率是十分低的,只要定时进行相关的孕期检查,通过医生和仪器的检测就可提早预知大部分的分娩高危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