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朋友问我:“我跟老婆备孕一年了都没有怀上,该怎么办呀?”我让他先去查个精液,他表示十分惊讶——怀不上不都是女人不行吗?我则更加惊讶,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想把备孕不成功的锅全甩给女性。
成功备孕涉及双方因素,女性涉及很多方面的原因,检查起来也十分麻烦,而男性的检查十分简单,一般来说就是查个精液而已。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旧思想”,总是让女性先去查,而最后费时费力查完发现女性并没问题,再查一下原来是男方的问题。
所以说,对于备孕不成功的夫妇,我们一般建议让男性先检查。不过在检查之前,男性也可以自行了解一下精液的情况。那么健康的精液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一看精液的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标准,成年男性一次射精所排出的精液量要在1.5ml以上。
不知道是多少?这个量大概比一元硬币再大些。
想要精准测量的话,射精后可以拿个小注射器抽取避孕套中的精液,看看具体有多少。
不过要注意,精液量与性生活频率呈负相关,就是说短时间频繁性生活,量自然会少。
因为精液是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的,精浆占精液体积的90%以上。
而精浆主要是由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属腺体分泌的混合液组成,虽然这些成分都生成很快,但是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补给”的。
当然,精液也不是越多越好,比如每次射精的精液量总是超过7-8ml,也是一种病态,大多是精囊炎症引起的。
精液过多本质上是因为精浆分泌或渗出过多,而精子的总数并没有变化。
这样很显然会降低精液中精子的密度,影响受孕成功率。
二看精液的颜色
正常精液的颜色为均匀的灰白色或略带黄色。
如果精液呈黄绿色,则可能是男性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
如果精液呈红色、茶色,要高度怀疑为血精,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炎症患者,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患者。
三看精液的液化时间
刚排出的精液呈凝胶状,慢慢变成液态的这一过程称为液化。
室温下,通常在 15 分钟内,精液标本完全液化,很少超过60分钟或更长时间。
如果60分钟仍未完全液化,则属于不正常,需要积极就诊。
精液在体内还是液体,为什么排出后要变成凝胶状,然后又变回液体呢?
其实,精液形态改变的意义都是为了生育。
开始时呈液态是便于精液射出,随后形成凝胶状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较长时间,并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获能。
一旦液化,精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流动,寻找卵子去“相亲”。
四看精液的黏稠度
黏稠度这个有点难以量化,但是可以用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起后会拉起条精液丝。
正常精液液化后拉丝长度应小于2厘米,否则视为异常。
当精液黏稠度过高时,会导致精子无法正常游动,进而可能造成不育,需要就诊。
五闻精液的气味
正常精液的气味是由一种称为精氨的化学物质经氧化以后散发出来的,也有人说像石楠花的味道。
精氨是由前列腺产生的,精囊液参与氧化,所以通过前列腺按摩取得的前列腺液一般不带有这种气味。
而当自然射精也没有这种气味时就得警惕,因为这常常提示前列腺功能受损。
以上就是我们可以自评精液的一些方面,但是这些都正常是否就一定能够怀孕呢?
并不是,精液是否正常,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医院的专业检查,像精子数量、精子密度、精子的活动力和形态等项目只能通过仪器才能明确。
所以,一般情况下,自评可以了解自己大致是否健康,可万万不能用来自我诊断。
当备孕很久都没有成功时,还是建议夫妻双方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