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大部分是由肌肉所组成,并由子宫圆韧带、阔韧带、基底韧带悬挂于骨盆腔内,微向前倾。一般成年未怀孕的女性,子宫大小约成人拳头一般,随着怀孕周数增加、胎儿成长,子宫会像热气球一样愈来愈大,并从骨盆腔升高至腹腔的位置。
为支撑妊娠中日渐成长的胎儿,自然会增加固定子宫的韧带负担与拉扯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孕妈咪容易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先天性子宫后倾不是疾病,然而当未怀孕的女性出现痛经、腰酸、下腹闷痛的症状,求助妇科做检查,在问诊与理学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子宫后倾的确为其一原因;后天会有子宫后倾的问题,通常都是其他妇科疾病所造成,如骨盆腔发炎、沾黏、子宫内膜异位症、肌瘤、卵巢囊肿等。
天生子宫后倾仅为子宫颈角度上的问题,并不会影响受孕,也不会加重孕期的不适,若是后天病因性所造成的子宫后倾,我们更应该将焦点着重于这些妇科疾病所造成的影响,而不是将子宫后倾视为原凶。
子宫后倾的检查
一般子宫后倾并不会造成不适,通常发现有子宫后倾的问题,都是因不同的妇科问题求助医疗院所,间接发现子宫颈角度异常,医师表示,一般女性常有腹部不适的症状,但因腹腔间内有各式的器官,肠、胃、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所以必须从问诊才能初步从疼痛位置、疼痛的形式以及其他明显不适症等,进而判断是否为妇科问题。
针对妇科问题,须先确认病患有无怀孕的可能性,再进一步了解经期的状况,必要之际可经由内诊或是超音波等理学检查,确认造成不适的主要病因。医师表示,子宫后倾可以透过阴道超音波或是骨盆检查(内诊)得知。医师需要将手指放入阴道,再借由另一只手按压腹部,判断子宫大小、子宫角度、两侧卵巢附属器等。正常女性子宫的大小约成人的拳头般大,大部分是向前倾也就是微向膀胱方向倾斜,若是发现子宫底的角度往后向脊椎方向偏,则为后倾。除了内诊的方式之外,阴道超音波也同样可以应用于此。
子宫后倾可能造成的不适症
子宫是由数条韧带悬吊并固定于骨盆腔内,若怀孕时因胎儿逐渐成长、体重增加,会导致支撑子宫的韧带受到拉扯,因此容易有下腹刺痛以及腰酸背痛的现象;另一方面当胎儿重量压迫下腔静脉,会导致血液循环不好、静脉瘀积、静脉回流受阻等状况,造成骨盆腔充血,产生下腹痛。医师表示,虽然在没有怀孕的状况下,子宫韧带的负担及血液循环较不受影响,但若子宫后倾也可能会产生韧带拉扯及血液循环不顺畅,进而产生腰酸背痛、下腹痛或是增加痛经的机会。
妇科疾病造成子宫后倾
子宫后倾分为天生和后天,因妇科疾病而导致子宫后倾,称为后天性子宫后倾,医师表示,容易造成子宫后倾的妇科疾病有:骨盆腔发炎、沾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不但可能引起子宫角度的变化,也可能造成不易受孕或是痛经的现象。
骨盆腔发炎:女性骨盆腔腹膜、子宫、卵巢及周围结缔组织发炎,称为骨盆腔发炎,若急性骨盆腔发炎转变为慢性,则容易反复发作形成慢性疼痛、不易受孕等现象。一般女性骨盆腔感染、发炎会先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医师表示,除非另有卵巢囊肿、严重发炎或是抗生素药物治疗失败,才会考虑外科手术。
沾黏:体内存在着许多器官,而器官与器官间会有一层薄膜做区隔,若因手术造成薄膜受伤时,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则会形成沾黏,预防沾黏可于手术缝合时使用防沾黏贴片。当病患术后有强烈疼痛,连止痛药都无法发挥效果,可能需要开刀诊断,治疗沾黏引起的疼痛及并发症,而开刀时机因人而异,也需医师的判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是肿瘤,而是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所引起的病变及症状。一般子宫内膜会依循着每个月经期增厚剥落,但当出现异位,也就是长错地方的子宫内膜,还是会随着月经周期变化,增生变厚与剥落出血的循环,但这些经血并无法从阴道排出,经年累月则形成积血。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可透过手术将患处清除,再搭配药物治疗。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大多是良性肿瘤,大小不一,一般而言,5公分以下为小肌瘤,较无不适症状,有人终其一生不会有任何症状并可与肌瘤和平共处,临床上,女性约30~40岁才开始出现症状,停经后肌瘤则会慢慢萎缩。医师表示,治疗方式也需根据患者的状况来评估,如肌瘤的大小及位置,一般肌瘤若是长到8~9公分才需考虑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同样肿瘤会有良性及恶性之分,最常见为功能性囊肿,也就是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通常会在1~2个月经周期之内自动消失。医师表示,卵巢长肿瘤一般在5公分以上,且持续3个月以上,非单纯的功能性囊肿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医师表示,若因为检查发现子宫后倾而急于开刀矫正,完全是错误的想法,天生子宫后倾大多不会有任何不适,后天子宫后倾更要去了解病灶为何,对症下药,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当风险大于矫正的好处更是值得深思。
改善子宫后倾的方式
医师再次强调,单纯的子宫后倾并不会造成不孕,除非是因为骨盆腔发炎、子宫内膜异位、沾黏、肌瘤等本来就会影响受孕或是痛经的疾病。若是因为怀孕照超音波发现有子宫后倾,只要无其他妇科疾病,完全不用担心加重孕期不适,子宫是有弹性的肌肉,在怀孕12周后会渐渐上升至腹腔,角度会有所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生产后子宫韧带会有松弛的现象,有些妈咪甚至在生产后会有圆韧带和阔韧带损伤,则较可能造成子宫后倾,同样的原因也是增加产后漏尿与子宫脱垂的机会。
若因子宫后倾而产生不适感的女性,医师建议,可以透过“膝胸卧式”,也就是瑜伽中俗称的“猫式”,每天做3~5次,每次做10~15分钟,可暂时缓解子宫的角度所带来的不适。“子宫托”是一种用来辅助有早产现象、子宫闭锁不全或是停经后妇女子宫脱垂的医疗器具,国外也有运用子宫托矫正子宫后倾的案例,医师表示,子宫托需从阴道放入子宫颈处,能慢慢矫正后倾的角度,但因为子宫后倾产生痛经并伴随腰酸的对象,都是正值生育年龄的女性,行经期会有卫生问题及感染的风险,虽子宫托是一个改善子宫后倾的选项,但未普遍被使用。
子宫后倾会阻碍精虫的前进吗?
造成不易受孕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为女性妇科疾病,也有可能是男性精虫量较稀少,或是精虫活动力差等问题,坊间有许多说法,例如发生亲密关系后,用枕头垫高女性臀部,让精虫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子宫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也有人建议可以让女性采倒立的姿势,医师则表示,当精液进入阴道后约10~15分钟,会有液化的现象,而液化会增加其延展性,让原本浓稠的精液变成水状,如此一来,便打破精液因子宫角度而降低受孕率的说法。
孕育新生命对于女性来说是相当大的使命,也是个甜蜜的负担,更应该保持正向的态度来看待这一个过程,或许不可抗力的生理因素,让这个过程难上加难、雪上加霜,在这个网络资源发达的社会,资讯取得并不难,但要切记,专业的医疗院所才能提供最正确的帮助,在增长自己知识的同时,也要谨遵医嘱,才能真正维持自己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