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过,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因为在这期间,孩子们收到了不少的压岁钱。
这个长辈给个红包,那个长辈再给个......
不出几天,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小财主”,笑得合不拢嘴。
但是爸爸妈妈们却发愁了,这孩子的压岁钱怎么处理呢?
让他们自己拿着吧,一怕不小心弄丢了,二怕乱花钱挥霍一空;如果强硬要过来吧,又怕孩子不乐意闹情绪。
其实啊,压岁钱怎么花,正是培养孩子金钱观的好时机。
什么是金钱观呢? 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和人生观密切相连的。
国外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理财观念,在12岁之前就会建立起来,所以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 因为在这个阶段,孩子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观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此时进行理财教育最为合适。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过了12岁,更应该抓紧时间和机会教孩子如何学会理财。
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财商”呢?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拥有自己的存钱罐 孩子得到压岁钱了,妈妈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存钱罐,告诉孩子这是他的私有财产,从而让孩子很快有一个存钱的理念,在需要用钱的时候可以有钱可花。
第二、让孩子参与到赚钱的过程 平日里,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可回收的物品收集在一块儿,积累到一定程度,把它们拖到废品站去卖。
然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劳动所得,对于孩子来说,只有知道钱来之不易,才会更懂得更加珍惜!
第三、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管理中 如果有机会,尽量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中,比如逛超市的时候,外出吃饭的时候,可以把钱给孩子,让孩子去付钱,这样孩子就知道家里的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孩子在参与家庭管理的过程中,会逐渐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也就不容易受到欺骗,这既增强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可以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四、尝试适当的投资 压岁钱存到一定时候,可以问问孩子,是否愿意用一部分钱用来进行投资,比如买理财产品。
如果孩子不同意,则不用强求,可以等到孩子大一些,再和他商量。
在投资的时候,要记住一点,投资虽然是由父母来操作,但孩子有知情权。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逐步了解一些投资的知识,让孩子知道钱能生钱,给他编织未来的蓝图。
总之,相比于智商和情商,财商更依赖于后天培养,它不只是花钱那点事,它更关乎孩子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