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娃哄的时候,孩子父母或者祖父母,总会试图给孩子说点啥,孩子偶尔会给你微笑、好奇、皱眉等等的回应。但我们应该都会达成一种共识:说说而已,孩子那么小,Ta哪儿听得懂呢?其实宝宝的语言天赋超乎父母的想象!
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就是那么不经意的一刻、你也不知道娃是什么时候就学会了,Ta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开始飞速学习说话的人生进度条。 可别再好奇孩子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学说话了!先听听接下来这个神奇的故事吧~
BBC的纪录片《婴儿的秘密生活》里,介绍了一户“特殊”的人家——父母都是聋哑人,他们生下了一对健康的龙凤胎宝宝艾拉和芬恩.伯顿。
孩子的视觉在一开始并没有听觉灵敏,而父母又无法用声音和他们交流,父母只能通过孩子的表情和动静来观察孩子的状态;
而跟孩子们交流的时候,“就感觉像对牛弹琴,得不到任何回应。”
“但神奇的是,几个月后,两个小孩就开始用肢体努力的表达,并且明显是记得几周前或者是更长时间以前我们教给过他们的东西。”
妈妈说女儿艾拉用手语表达的第一个单词是:妈妈,慢慢的他们开始组织、整合手语的表达。
后来他们去托儿所学习听说......
现在是有人说话他们就回口语;有人用手势,他们就用手语。
是这对双胞胎的语言天赋格外优秀么?但其实,具备如此令人惊叹的表达能力,和他们自身的沟通需求、以及婴儿特有的语言天赋密不可分。
试想出生在一个无声的家庭,一开始只能通过触觉、专注的感知,去接收来自父母的关爱,而慢慢的,视觉发展起来,就开始观察父母对自己传达的讯号~
这会比任何环境,都更能激励孩子,去努力调动自己的语言学习本能,不论语言本身是靠说出来、还是肢体表达出来。 这一切的一切,只源于一个最基础的需求——沟通。 学习的过程是从形状而非声音开始,婴儿在学习新词汇前会先看口型,并慢慢形成他们自己的口型。
另外,我们知道孩子比大人学习语言快得多,成人只能分辨组成母语的45种声音,但研究表明6个月的婴儿,可辨识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150种声音的差别。
也就是说,你的娃,如果降生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孩子的语言学习机能正常,Ta都能自然的学会当地的语言。
婴儿生下来就准备好,学习任何一门语言。
婴儿在学会说话之前,也早已学会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