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卓信化验中心
  • 香港检测权威机构
    香港卓信医疗集团
  • 香港卓信化验所
    周六正常出报告

癌症筛查

EXPERT IN IDENTIFICATION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来源:香港卓信医疗验血中心时间:2019-12-1300852-55137325

  作为复杂的系列疾病,肿瘤和我们共同走过漫长的历史。人类与肿瘤抗争的史诗延续到今天,也将持续到未来。该如何真正让“肿瘤君”滚蛋?我们能否最终战胜癌症?

  如何看待肿瘤?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候问,活着是为了什么?

  电影《超体》中说到,生命的终极目的是得到永恒的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生命有两种选择,永生或繁衍。

  恰似肿瘤和胎儿,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增殖,和体内新生命的孕育,本质上有相通之处。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演化和群体基因组学的角度讲,

  我们最终是无法远离肿瘤,

  但它提醒我们遵循自然规律,探索科技真知,

  也提醒我们珍惜环境,重视健康,珍视生命。

  肿瘤的前世:手术放疗化疗

  其实,人类认识肿瘤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体液学说”广为流传时期,古人通过植物提取物、药物等方法治疗。“体液学说”统治了学界达1300年,使得人们对肿瘤认识没有实质性突破。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7世纪初,人体解剖学与组织病理学发展突飞猛进,这一知识也被用于肿瘤治疗。1838年,德国的JohannesMuller通过显微镜发现了“癌症是一群生长异常的细胞和基质”,将癌症的研究带进了细胞水平,也为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此时,由于麻醉术和消毒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肿瘤手术治疗的发展。

  1895年X射线的发现,开启了放射治疗的大门。1899年,报道了第一例成功采用放射疗法治愈的癌症。到1930年代末,放射疗法和手术疗法都取得进展,但肿瘤患者的总体存活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现代的放疗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新疗法包括高压放射疗法、放射性钴远距离治疗、质子束的应用、电子线性加速器。

  在放疗技术发展过程中,随着致癌物的发现,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尝试用化学合成物质治疗癌症。1943年采用氮芥成功进行了淋巴瘤治疗的临床试验,直到今天,氮芥仍然是肿瘤学家进行化疗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它被用来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和脑瘤,氮芥的发现被认为是揭开了现代肿瘤化学治疗的序幕。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尽管放疗和化疗都是全身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副作用。

  肿瘤的今生: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后,基因研究迅速发展,科学家们对很多疾病的病因有了崭新的认识。1986年杜尔贝科《癌症研究的转折点》的论文推动了后来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发现,让科学家们意识到肿瘤是一种基因病。在此之前,无论是手术还是放疗、化疗,大多是破坏性较大的治疗手段,”杀敌一百,自损三千“,针对发生缺陷的基因进行用药可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希望,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可否认,靶向药物对肿瘤治疗发挥了极大作用,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可以发挥作用。其最主要的缺点在于,会产生耐药。此外,靶向药物的研发时间长、成本高、价格昂贵,并非所有癌症患者都能承受。当发现靶向药物无法带领人民战胜癌症时,科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人体内的天然抗癌战士——免疫系统,用活对付活,免疫治疗是对抗肿瘤最有效的“大招”。尹烨博士说到,用温度冷冻时间,今天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保存我们最年轻的免疫细胞,以便将来用自己最健康的免疫细胞对抗肿瘤。

  一文读懂肿瘤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肿瘤的未来:诊、监、防+筛、治

  纵观肿瘤研究的发展史,未来我们如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尹烨博士从肿瘤的诊、监、防+筛、治四个方面阐述肿瘤闭环管理的趋势。

  诊,肿瘤精准用药及预后评估

  FDA已经从一个基因,一个药物,一个伴随试剂盒到一个伴随试剂盒,多个药物,多个基因发展。泛癌种以及临床全外显子(WES)检测是诊断市场跨越式发展的机会。

  在过去20年开发出的诸多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中,受益最大的癌症类型是肺癌,竞争也最为激烈。而PARPi靶向药物适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多个癌种,可能是未来诊断市场的“黑马”。

  乳腺癌预后,也是目前大家最关心的话题。预后的判定方法是基因表达,还是用影像学?中国乳腺癌患者适合多少基因组合来做判断?中国人的基线是怎样?这些问题都是日后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方向。

  监,肿瘤的复发监测

  很多肿瘤患者反映走出医院后处于“没人管”状态,未来,肿瘤的监测体系的建立将有助于肿瘤早筛技术的提升。液体活检不只是血液,还有粪便和尿液等,都将成为预后监测的样本来源。

  防+筛,肿瘤的预防及早筛

  没有突然发生的肿瘤,只有突然发现的肿瘤。再好的技术都没有“防大于治“的意识帮助更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供癌症治愈率的关键。中美两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差取决于发现时间,美国有超过60%的乳腺癌诊断于I期,而中国只有不到20%患者在I期发现。由于先进的乳腺癌筛查和诊疗体系,1990-2010年美国乳腺癌死亡率下降了34%。提示除了宫颈癌筛查外,乳腺癌等多个癌种的筛查也需在未来普及。

  此外,我们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测序不是万能,要跨界思维,利用肿瘤多组学、影像等多重手段去攻克癌症。核酸+蛋白的组合检测将大幅度提升筛查灵敏度和特异性。

  治,肿瘤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未来对抗肿瘤最值得关注的领域。PD-1和PD-L1抗体药物和CAR-T技术与是免疫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突破,PD-1和PD-L1抗体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甚至有些患者在停药后仍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疗效,未来产业前景广阔。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癌的治疗中已经取得惊人的效果。另外,针对实体瘤的CAR-T技术也在不断研究中,未来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TOP